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包括乐池台面,还包括升降装置,所述升降装置位于乐池台面的底部,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中枢电机、齿轮传动组、控位齿套、控位丝杠和定位组件,所述中枢电机两侧均连接齿轮传动组,所述控位丝杠一端与乐池台面连接,所述控位齿套与控位丝杠螺纹连接并位于定位组件内,所述齿轮传动组与控位齿套啮合,所述控位丝杠与乐池台面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。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乐池进行平衡升降的效果。
公开号:CN214330105U
申请号:CN202120531596.3U
申请日:2021-03-13
公开日:2021-10-01
发明作者:于乐;于军;卞鹏晨
申请人:Nanjing Wenhui Video Equipment Co ltd;
IPC主号:E04H3-26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升降装置的技术领域,尤其是涉及一种乐池平衡升降系统。
[n0002] 乐池是乐队演奏的场所,利用乐池升降,可以扩大观众厅,扩大舞台,延伸表演区。
[n0003] 现有公告号为:CN1277736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剪叉式机械升降装置,其内支架的下端部装有下走轮,在底座部件的上轨道面上滚动,外支架的上端部装有上走轮,在上台梁部件的下轨道上滚动,横拉架两端分别套在两个下走轮轴靠内侧的一侧,大螺杆靠近驱动机组的一端用UCP轴承支撑,弹簧储能器中的储能弹簧套装在可伸缩的上导管及下导管上,弹簧储能器的顶端设有缓冲垫,上下导管内按弹簧最大工作伸长装有钢丝绳,用以限制回弹冲击。
[n0004]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:由于采用双剪叉进行顶升,在顶升过程中,存在两个剪叉之间顶升不匹配,导致台面出现倾斜的现象,不能实现平衡升降。
[n0005]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,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具有能够对乐池进行平衡升降的效果。
[n0006]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:
[n0007] 一种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包括乐池台面,还包括升降装置,所述升降装置位于乐池台面的底部,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中枢电机、齿轮传动组、控位齿套、控位丝杠和定位组件,所述中枢电机两侧均连接齿轮传动组,所述控位丝杠一端与乐池台面连接,所述控位齿套与控位丝杠螺纹连接并位于定位组件内,所述齿轮传动组与控位齿套啮合,所述控位丝杠与乐池台面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。
[n0008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对乐池台面进行升降,中枢电机两侧均连接齿轮传动组,使得能够同时控制两侧的齿轮传动组传动,并且由于齿轮传动组与控位齿套啮合,使得能够控制控位齿套进行转动,由于控位齿套与控位丝杠螺纹连接,控位齿套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定位,使在控制控位齿套转动时,控位齿套不易沿控位丝杠进行移动,并且控位丝杠和乐池台面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,使得乐池台面与控位丝杠之间不易出现相对转动,从而实现控制乐池台面进行平稳的升降。
[n0009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还包括底板和若干导向柱,所述底板通过地锚固定在地面上,所述升降装置介于乐池台面和底板之间,若干所述导向柱沿底板对称设置,所述导向柱包括外柱和内柱,所述外柱一端与底板背离乐池台面的一侧连接,所述内柱从底板中穿出并穿设在外柱中,所述内柱远离外柱的一端与乐池台面底壁连接,所述控位丝杠穿设在底板中。
[n0010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在导向柱的作用下,实现提高整体整体的稳固程度,并且导向柱为外柱和内柱相互套设,使得能够随着乐池台面的升降而升缩,使整体乐池台面的更加稳固。
[n0011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底板朝向乐池台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托升降装置的底座,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传动轴、第一锥齿、第二锥齿、过渡杆、从动齿轮,所述中枢电机的两侧均同轴连接传动轴,所述传动轴远离中枢电机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一锥齿,所述过渡杆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第二锥齿和从动齿轮,所述第二锥齿与第一锥齿啮合,所述从动齿轮与控位齿套啮合,所述底板朝向乐池台面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与承托过渡杆的支架。
[n0012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中枢电机启动时,带动两侧的传动轴转动,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啮合实现对转动方向的改变,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,从动齿轮转动时带动与从动齿轮啮合的控位齿套转动,从而实现控制乐池台面的升降,并且在支架的作用下实现对过渡杆的支撑,使过渡杆不易出现晃动,从而使整体传动能够准确传动。
[n0013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片和限位座,所述转动片与控位丝杠靠近乐池台面的一端连接,所述限位座套设在控位丝杠上并与乐池台面底壁连接,所述转动片两侧均圆周阵列并嵌设有若干滚珠。
[n0014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使得控位丝杠在进行转动的时候,不易对乐池台面造成影响,在控位丝杠转动时,带动转动片转动,在限位座的作用下,实现将控位丝杠与乐池台面进行连接固定,并使转动片不易脱离,转动片两侧设置的若干滚珠能够减小控位丝杠在转动时的摩擦力,并且使控位丝杠转动时对乐池台面造成影响。
[n0015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控位齿套两侧均对称有定位柱,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底座和定位套,所述定位底座与底板朝向乐池台面的一侧连接,所述控位齿套放置在定位底座内,所述定位套套设在控位齿套上并与定位底座连接,所述定位底座和定位套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供定位柱转动的环槽。
[n0016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将定位底座与底板连接固定,并将控位齿套放置进定位底座中,定位套与定位底座之间连接并固定控位齿套的位置,在固定控位齿套时,定位底座与定位套之间存在间隙,使得控位齿套的齿能够穿出,使控位齿套能够与从动齿轮保持啮合;
[n0017] 定位柱插合进环槽内,从而进一步的控位齿套进行限位,并且使得控位齿套在转动时不易出现偏心的现象,提高了整体平稳升降的效果。
[n0018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定位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杆,所述定位套两侧设置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套,所述定位套两侧还设置有防止螺套滑落的防滑片。
[n0019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能够方便将定位套和定位底座进行连接固定,实现对控位齿套的定位,通过转动螺套与螺杆进行连接,从而实现定位套和定位底座的连接固定,并且螺套在防滑片的作用下不易与定位套分离。
[n0020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定位柱背离控位齿套的一端呈圆顶状。
[n0021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定位柱的端部呈圆顶状,使得在控位齿套进行转动时,定位柱与环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,使得控位齿套能够方便进行转动。
[n0022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底板朝向乐池台面的一侧还连接有缓冲台柱,所述缓冲台柱远离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,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缓冲弹簧,所述缓冲弹簧背离缓冲槽底壁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垫。
[n0023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在缓冲台柱的作用下,使得乐池台面在下降时,不易出现与中枢电机碰撞的现象,并且在到达缓冲台柱位置时,乐池台面底部与缓冲垫接触,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,减小乐池台面出现撞击晃动的现象,使乐池台面能够更加的平稳升降。
[n0024]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:所述底板背离乐池台面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套,所述防护套套设在控位丝杠外。
[n0025]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,由于控位丝杠穿设在底板中,使得控位丝杠远离乐池台面的一端位于地面中,在防护套的作用下,形成对控位丝杠的防护,使控位丝杠不易受腐蚀,提高了控位丝杠的使用寿命。
[n0026] 综上所述,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:
[n0027] 1.通过升降装置实现对乐池台面进行升降,中枢电机两侧均连接齿轮传动组,使得能够同时控制两侧的齿轮传动组传动,并且由于齿轮传动组与控位齿套啮合,使得能够控制控位齿套进行转动,由于控位齿套与控位丝杠螺纹连接,控位丝杠和乐池台面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,使得乐池台面与控位丝杠之间不易出现相对转动,从而实现控制乐池台面进行平稳的升降;
[n0028] 2.通过导向柱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,在缓冲台柱中的缓冲弹簧和缓冲垫的作用,实现在乐池台面下降时,减小乐池台面出现振动的可能,从而实现在乐池台面下降后的平稳性。
[n0029] 图1是体现整体结构示意图。
[n0030]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。
[n0031]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。
[n0032] 图4是体现定位组件的局部爆炸图。
[n0033] 图5是体现转动组件的局部爆炸图。
[n0034] 图中,1、乐池台面;2、升降装置;21、中枢电机;22、齿轮传动组;221、传动轴;222、第一锥齿;223、第二锥齿;224、过渡杆;225、从动齿轮;23、控位齿套;231、定位柱;24、控位丝杠;25、定位组件;251、定位底座;252、定位套;253、环槽;254、螺杆;255、螺套;256、防滑片;3、转动组件;31、转动片;32、限位座;33、滚珠;4、底板;41、底座;42、支架;5、导向柱;51、外柱;52、内柱;6、缓冲台柱;61、缓冲槽;62、缓冲弹簧;63、缓冲垫;7、防护套。
[n0035]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。
[n0036] 参考图1和图2,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包括乐池台面1、升降装置2和底板4,升降装置2介于底板4和乐池台面1之间,底板4通过地锚与地面固定,升降装置2包括中枢电机21、两个齿轮传动组22、控位齿套23、控位丝杠24和定位组件25,底板4上设置有用于承托中枢电机21的底座41,中枢电机21与齿轮传动组22连接,齿轮传动组22与控位齿套23啮合,使得能够带动控位齿套23进行转动,定位组件25对控位齿套23进行定位,使控位齿套23保持原位转动,控位齿套23套设在控位丝杠24外并与控位丝杠24螺纹连接,控位丝杠24穿设在底板4中并一端与乐池台面1底壁连接,控位丝杠24和乐池台面1之间通过转动组件3连接,从而实现在中枢电机21的作用下带动齿轮传动组22工作,从而实现控制乐池台面1进行平稳的升降,底板4背离乐池台面1一侧连接有防护套7,防护套7套设在控位丝杠24穿出底板4的一端,实现对控位丝杠24的防护,提高控位丝杠24的使用寿命。
[n0037] 参考图1,底板4和乐池台面1之间还连接有若干导向柱5,导向柱5沿底板4对称设置,导向柱5包括外柱51和内柱52,外柱51一端与底板4背离乐池台面1的一侧连接,内柱52从底板4中穿出并穿设进外柱51中,内柱52远离外柱51的一端与乐池台面1底壁连接,使得在乐池台面1升降时带动导向柱5进行伸缩,在导向柱5的作用下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。
[n0038] 参考图1和图3,底板4和乐池台面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缓冲台柱6,缓冲台柱6沿底板4对称设置,缓冲台柱6一端与底板4连接,缓冲台柱6远离与底板4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缓冲槽61,缓冲内设置有缓冲弹簧62,缓冲弹簧62一端与缓冲槽61底壁连接,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垫63,缓冲台柱6的高度高于中枢电机21的高度,使得在乐池台面1回缩时,乐池台面1底壁与缓冲垫63接触,不易造成乐池台面1与中枢电机21碰撞的现象,在缓冲垫63和缓冲弹簧62的作用下,减小乐池台面1回缩时产生振动的现象,从而使得乐池台面1能够平稳的收缩。
[n0039] 参考图1和图2,齿轮传动组22包括传动轴221、第一锥齿222、第二锥齿223、过渡杆224和从动齿轮225,中枢电机21的两侧均同轴连接传动轴221,传动轴221远离中枢电机21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一锥齿222,底板4朝向乐池台面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承托过渡杆224的支架42,过渡杆224与支架42过盈配合,使得过渡杆224能够在支架42中转动并不易出现沿轴向位移,过渡杆224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第二锥齿223和从动齿轮225,第二锥齿223与第一锥齿222啮合,并且过渡杆224的轴线与传动轴221的轴线垂直,从动齿轮225与控位齿套23啮合,使得在中枢电机21启动时,能够带动从动齿轮225进行转动,从而带动控位齿套23进行转动来带动控位丝杠24的移动,进而实现对乐池台面1进行升降,并且由于两侧的传动轴221与同一个中枢电机21连接,使得两侧的传动一致,从而实现对乐池台面1进行平稳升降的效果。
[n0040] 参考图2和图4,控位齿套23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定位柱231,定位组件25包括定位底座251和定位套252,定位底座251和定位套252均套设在控位丝杠24外,定位底座251与底板4(参见图1)连接,控位齿套23介于定位底座251和定位套252之间,定位底座251和定位套252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供定位柱231转动的环槽253,定位底座251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杆254,定位套252两侧设置有与螺杆254螺纹连接的螺套255,在定位套252两侧还设置有防止螺套255滑落的防滑片256,使得在螺套255与螺杆254的作用下将定位套252和定位底座251连接牢固,在定位套252与定位底座251连接后,控位齿套23的外缘齿口露出,使得控位齿套23与从动齿轮225啮合,在环槽253的作用下使控位齿套23不易出现移动,定位柱231背离控位齿套23的一侧为圆顶状,使得在控位齿套23转动时,定位柱231与环槽253之间的摩擦力减小。
[n0041] 参考图5,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片31和限位座32,控位丝杠24朝向乐池台面1的一侧连接转动片31,限位座32套设在控位丝杠24外并与乐池台面1连接固定,转动片31的两侧均圆周阵列并嵌设有若干滚珠33,转动片31的直径大于控位丝杠24的直径,使得在限位座32与乐池台面1连接后,控位丝杠24不易脱离,在控位丝杠24转动时,滚珠33进行转动,从而减小摩擦力,进一步的提高了对乐池台面1进行平稳升降的效果。
[n0042]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:通过中枢电机21带动齿轮传动组22,能够同时带动两侧的控位齿套23转动,从而能够同时控制乐池台面1的平稳升降,控位齿套23通过定位组件25进行固定,在定位套252和定位底座41251的作用下实现对控位齿套23的定位,使控位齿套23在转动时不易出现移动,进而更加平稳的控位乐池台面1升降,在缓冲弹簧62和缓冲垫63的作用下,使乐池台面1在回缩时能够更加平稳的回缩,不易产生振动。
[n0043]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,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,故: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、形状、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,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9)
[0001] 1.一种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包括乐池台面(1),其特征在于:还包括升降装置(2),所述升降装置(2)位于乐池台面(1)的底部,所述升降装置(2)包括中枢电机(21)、齿轮传动组(22)、控位齿套(23)、控位丝杠(24)和定位组件(25),所述中枢电机(21)两侧均连接齿轮传动组(22),所述控位丝杠(24)一端与乐池台面(1)连接,所述控位齿套(23)与控位丝杠(24)螺纹连接并位于定位组件(25)内,所述齿轮传动组(22)与控位齿套(23)啮合,所述控位丝杠(24)与乐池台面(1)之间通过转动组件(3)连接。
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还包括底板(4)和若干导向柱(5),所述底板(4)通过地锚固定在地面上,所述升降装置(2)介于乐池台面(1)和底板(4)之间,若干所述导向柱(5)沿底板(4)对称设置,所述导向柱(5)包括外柱(51)和内柱(52),所述外柱(51)一端与底板(4)背离乐池台面(1)的一侧连接,所述内柱(52)从底板(4)中穿出并穿设在外柱(51)中,所述内柱(52)远离外柱(51)的一端与乐池台面(1)底壁连接,所述控位丝杠(24)穿设在底板(4)中。
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底板(4)朝向乐池台面(1)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托升降装置(2)的底座(41),所述齿轮传动组(22)包括传动轴(221)、第一锥齿(222)、第二锥齿(223)、过渡杆(224)和从动齿轮(225),所述中枢电机(21)的两侧均同轴连接传动轴(221),所述传动轴(221)远离中枢电机(21)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一锥齿(222),所述过渡杆(224)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第二锥齿(223)和从动齿轮(225),所述第二锥齿(223)与第一锥齿(222)啮合,所述从动齿轮(225)与控位齿套(23)啮合,所述底板(4)朝向乐池台面(1)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与承托过渡杆(224)的支架(42)。
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转动组件(3)包括转动片(31)和限位座(32),所述转动片(31)与控位丝杠(24)靠近乐池台面(1)的一端连接,所述限位座(32)套设在控位丝杠(24)上并与乐池台面(1)底壁连接,所述转动片(31)两侧均圆周阵列并嵌设有若干滚珠(33)。
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控位齿套(23)两侧均对称有定位柱(231),所述定位组件(25)包括定位底座(41)(251)和定位套(252),所述定位底座(41)(251)与底板(4)朝向乐池台面(1)的一侧连接,所述控位齿套(23)放置在定位底座(41)(251)内,所述定位套(252)套设在控位齿套(23)上并与定位底座(41)(251)连接,所述定位底座(41)(251)和定位套(252)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供定位柱(231)转动的环槽(253)。
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定位底座(41)(251)两侧对称设置有螺杆(254),所述定位套(252)两侧设置有与螺杆(254)螺纹连接的螺套(255),所述定位套(252)两侧还设置有防止螺套(255)滑落的防滑片(256)。
[0007] 7.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定位柱(231)背离控位齿套(23)的一侧呈圆顶状。
[0008] 8.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底板(4)朝向乐池台面(1)的一侧还连接有缓冲台柱(6),所述缓冲台柱(6)远离底板(4)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(61),所述缓冲槽(61)内设置有缓冲弹簧(62),所述缓冲弹簧(62)背离缓冲槽(61)底壁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垫(63)。
[0009] 9.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乐池平衡升降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底板(4)背离乐池台面(1)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套(7),所述防护套(7)套设在控位丝杠(24)外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CN108431346B|2020-07-07|吊篮装置
CN105253828B|2017-12-05|一种建筑施工小型升降设备
CN214330105U|2021-10-01|乐池平衡升降系统
CN110370133A|2019-10-25|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可定向移动的螺帽加工设备
CN202964616U|2013-06-05|汽轮机转子防弯液压支撑装置
CN202079216U|2011-12-21|升降回转台
CN209992208U|2020-01-24|一种桩身完整性检测用钻芯取样装置
CN209741549U|2019-12-06|摩擦机
CN110980587A|2020-04-10|一种轮毂顶升旋转装置
CN206185502U|2017-05-24|一种夹具底板旋转机构
CN214273057U|2021-09-24|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支撑装置
CN214062429U|2021-08-27|一种建筑物定量纠偏装置
CN211589375U|2020-09-29|一种气瓶加工专用机床上的步进送料机构
CN210335383U|2020-04-17|一种地坪研磨机转弯装置
CN108274374A|2018-07-13|一种建筑施工用高效切割设备
CN104261306B|2017-01-18|一种升降机
CN213702741U|2021-07-16|一种机械刀片磨床磨头升降结构
CN214062427U|2021-08-27|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装置
CN207738412U|2018-08-17|一种自动升降车
CN210683048U|2020-06-05|顶升调节装置
CN209936579U|2020-01-14|一种摆动式圆盘定厚机
CN211525852U|2020-09-18|一种方便使用的变频空压机
CN212043847U|2020-12-01|一种钢管抛磨架
CN213949799U|2021-08-13|矿用链轮轴组翻转辅助装置
CN212340537U|2021-01-12|一种砂轮用静平衡检测装置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1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531596.3U|CN214330105U|2021-03-13|2021-03-13|乐池平衡升降系统|CN202120531596.3U| CN214330105U|2021-03-13|2021-03-13|乐池平衡升降系统|
[返回顶部]